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困惑:即使很小心,孩子却突然咳嗽、流鼻涕、发烧。事实上,感冒的“罪魁祸首”不一定是“外人”,也可能是家里的“隐形传播者”。如果家庭成员感冒后表现出“无症状携带者”或“未明确的轻微症状”,就可能导致孩子感染。此外,家庭内部的日常互动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。密闭空间飞沫/气溶胶传播 如果家人在客厅咳嗽、打喷嚏时没有用纸巾遮住,或者用被子捂住口鼻后没有洗手,含有飞沫的病毒就会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在空气中,或者附着在沙发、茶几、玩具等表面,挖鼻孔,就会引起感染。与表面“间接接触”,病毒可以在光滑的表面上存活数小时至数天面孔,例如门把手、遥控器和玩具。如果家人外出回家后未洗手就触摸这些物品,或者孩子经常咀嚼玩具,病毒就可以通过手口或手鼻途径进入孩子体内。空调/通风不良的环境。长时间开空调不通风,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,密闭空间更容易积聚病毒,增加感染风险。如果孩子在家一直感冒,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。孩子的免疫系统要在“接触病原体、产生抗体”的过程中逐渐成熟。时不时感冒是正常的生理现象。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烧(>3天)、呼吸急促(>40次/分钟)、缺乏经验、拒食等症状,需要就医注意。来源:学生健康报 作者: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小儿重症医学科 刘万文 审稿:国家卫生科学专家库成员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王全 策划:张灿灿 王宁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