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广新闻汕头10月30日电(记者张顺鹏)道路通则百业兴,枢纽活跃则经济兴。 10月29日,由中央网信办、广东省集团党组宣传部办公室、中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联合举办的“发现最美铁路·粤东出发新引擎”线上宣传活动走进粤东规模最大、衔接功能最全的火车站汕头站。走访中,记者了解到,这座集地域文化与现代枢纽功能于一体的火车站,正以深厚的文化联系形式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、精良贴心的服务保障,成为驱动粤东都市圈发展的“交通支点”。,为新一轮铁路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的答卷。汕头站(中央广播网、广铁集团供图)注入文化美感,打造独特新地标。走进汕头站,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潮汕文化气息,每一个设计都隐藏着地域特色的巧思。车站首次采用型钢结构一体化施工技术。候车厅内16根“榕树”形立柱支撑着8000吨重的钢屋盖结构,既表达了“榕树又回到了故乡”的家乡情怀,又展现了坚守的城市精神。半透明屋顶还实现了采光和节能的“双赢”。平台雨棚的立柱和章节融合了“榕树”和“海洋”的元素,流畅的线条既有敏捷性。站门箱形取自“红头船”形象,传承了勇于拼搏的开拓精神。消火栓箱和风柱以“海洋”为灵感设计,体现汕头海岸的特色。全国首个高铁站“鲸鱼探险”儿童乐园主题,为带孩子的旅客提供专属“安全角”,让出行体验更加火爆。金凤凰服务台(中央广播网、广铁集团供图) 作为服务品牌的标杆,“金凤凰服务台”以汕头市花“金凤花”为灵感,秉承“全方位服务于老弱病残、病弱孕育等主要旅客”的理念。从东广场可将汕头站尽收眼底。以“海丝长存,不断崛起”为设计理念。“汕头潮”贯穿始终,最大高度近23米的22英寸立柱“波浪”搭配“波浪”形吊顶,展现“海潮汹涌”的壮丽景色;前廊的设计理念源自岭南骑楼,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文化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。汕头站(中央广播电视网记者 张顺鹏 摄) 枢纽升级,粤东交通网络密集 汕头站的蝶变始于交通网络的全面拓展。作为粤东铁路枢纽的主体部分,车站规划规模为11座车站、24条线路,分为汕头至汕头站、眉山站、粤东城际站三个主要区域。其中,将于2024年9月20日投入使用的眉山站,目前计划开行列车111列,h 平均每天有101趟列车运行。北部可直达武汉、南昌、长沙等城市,西部连接桂林、湛江和粤港澳大湾区,让汕头市民“说走就走”的出行愿望成为现实。据统计,新站开通以来,已发送旅客630.47万人次。旅客发送量596.1万人次,日均接待旅客3.13万人次,连续16次打破历史单日发运、抵港、离港记录。交通大动脉的畅通,加速了人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。乘坐高铁到汕头品尝潮汕美食、品味工夫茶之美、领略英式歌舞之风采、观赏潮剧之美,已成为受中外游客追捧的文化旅游新趋势。 “今年上半年,沙头市接待游客约3646万人次,同比增长10.5%;旅游综合收入约419.2亿元,同比增长14.5%。高铁运能的提升,是文旅文化成长的重要支撑。”汕头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更令人兴奋的是,正在进行联合调试、联合测试的汕头火车站预计今年12月26日通车,届时汕头将进入350小时高铁时代,到广州的出行时间将缩短约1.5小时粤东城际计划于2027年竣工的机场,将连接汕头、潮州、揭阳三座城市,并将与汕头高铁、厦深高铁等线路无缝连接,助力打造“半小时通勤”粤东都市圈“R圈”和“一小时交通圈”,给力、给力、给力、给力、给力、给力、给力,更加贴近区域发展。粤东水起,铁脉横贯。汕头站以交通升级为基础,以文化强为灵魂,不仅是旅客出行的便捷枢纽,也是展示潮汕的重要窗口随着多条线路的陆续开通运营,这一现代化铁路枢纽将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,加快旅游、投资、产业发展,为汕头乃至粤东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,让最好的铁路在潮汕继续绽放更多精彩篇章。

推荐文章